在河大校园里
有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跨越山海来到这里
怀揣希望,追逐梦想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却给他们的求学路
带来了不少困惑和阻碍
所幸,有一群引路人
用智慧、爱心和耐心
为他们点亮前行的灯塔
用情用智
搭建连接国际教育的桥梁
用心用爱
守护他们成长
奏响跨越山海的育人之歌
我出生并成长在缅甸,名为王玲玲(Ei Thandar Win)。目前,我在缅甸体育与青年事务部下属的体育与体育教育部门担任助理主任。同时,在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攻读体育管理硕士学位,主修方向为体育经济与管理。“学习是终身的事业”,正如这句话所言,我们一生都是学生。在学生生涯中,老师占据着独特的位置——他们塑造着我们的成长、对世界的认知、以及未来的潜能。一位真正敬业的老师影响深远,其教诲往往令人铭记终生。在我的学习与学术生涯中,我有幸结识了许多老师,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启迪了我的个人发展与价值观。
在中国求学的经历中,我的导师郑庆云教授与她的丈夫刘中刚教授,如同一幅细腻织锦中最耀眼的图案,始终清晰而深刻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通常,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仅限于学术与专业范围,但郑教授与我的互动却超越了这些界限,充满了真诚的欣赏与情感。我仍清晰记得郑教授成为我研究项目导师的那一天,那是我作为留学生初次与郑教授见面,她温暖的笑容与亲切的态度让我瞬间感到安心。她对我的研究目标与想法的真诚关注,为我们的友谊奠定了基石,而这份情谊最终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郑庆云教授以尊重与关怀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被倾听与被重视。她开放的沟通态度、对学术与个人议题的深入探讨,逐渐培养了我们的互信与尊重;她对研究充满热忱,擅长将枯燥的工作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智力探索,并以温和的反馈助我进步;她对我的信任,成为我学术成就的重要推动力。而真正让我们的合作与众不同的,是郑教授与我之间的私人情谊,她不仅是导师,更是朋友与知己。我们常探讨彼此的理想、热爱,甚至烦恼,她的智慧不仅限于学术领域,更体现在对生活乐趣与挑战的深刻洞察。
最让我难忘的一次对话,是我向她倾诉我的祖国与职业规划,她耐心倾听,并给予我宝贵的建议,让我更坚定也更自信。她对我的影响深远而持久——不仅在学术上引导我,更在个人成长中扮演关键角色,她的支持、指导与信任,激励我在所有领域追求卓越。展望未来,我对郑教授与刘教授充满感激与敬仰,他们是我求学路上的支柱、灵感的源泉与指引的灯塔,我对他们的情感超越言语,唯愿以传承她所赋予的价值观来致敬这份师恩。
与郑教授夫妇的相处经历,印证了一位敬业且富有同理心的导师所能带来的变革性力量,他们在我心中刻下了永恒的印记,而我将永远珍视这份情谊。郑教授与刘教授不仅是学术导师,更是我生命中爱与智慧的灯塔。
郑庆云简介
郑庆云,女,河南新乡市人。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毕业,获体育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于2009年8月-2011年2月以联合培养博士身份赴美国密西根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留学深造。2012年进入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工作,现为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体育科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运动与骨健康促进、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与幼儿动作发展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河南大学工作期间再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骨外科研究所交流访学。
转自“河南大学好老师”微信公众号
学院地址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联系电话
0371-22868958
CopyRight 2010-2025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维护:摩粒网络